儿童服装的执行标准(儿童服装执行标准fz安全吗)
1. 儿童服装执行标准fz安全吗
FZ/T 73045-2013是《针织儿童服装》服装行业标准,适用于以针织面料为主要材料制成的3岁(身高100cm)以上14岁以下儿童穿着的针织服装。本标准不适用于针织棉服装、针织羽绒服装。
儿童针织服装的招标、投标和入驻商城、商场、超市的质检报告一般依据标准FZ/T 73045-2013《针织儿童服装》进行检测。
2. 儿童服装执行标准最新
男童
女童
附录
从2009年8月1日起,中国开始全国实施统一的《GB/T 1335.1-2008 服装号型男子》、《GB/T 1335.2-2008 服装号型女子》国家标准,从2010年1月1日起,实施《GB/T 1335.3-2008 服装号型儿童》国家标准,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、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,为此,原来的GB1335-1997服装标准即行废止。
新标准全套共有男子、女子、儿童3项独立标准,3项皆为推荐性标准。新标准是以身高、净体胸围、净体腰围以及腰落差作为号型命名的依据,对每一个号型列出了制作服装所必须的10个关键控制部位尺寸。
3. 儿童服装的执行标准有哪些
看衣服的吊牌,的确很大程度上能看出一件羽绒服的优劣,
1、 标注“羽绒服装的执行标准”
正规品牌商出产的羽绒服服装吊牌中,会标注“GB/T14272-2011”,这是羽绒服装的执行标准,GB/T 表示推荐性国家标准,14272是标准编号,2011是发布时间。
为了规范羽绒服市场、指导各服装企业的生产及保护消费者权益,国家于2011年10月1日发布了GB/T14272-2011《羽绒服装》标准并取代GB/T14272-2002,于2012年2月1日正式实施。
新的羽绒服装标准在适用范围、术语定义等方面更加详尽和明确,在技术指标、检验设备、检验方法等方面更加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,更加符合生产生活实际,有利于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,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2、 标注“安全类别”
衣服吊牌上应标注“安全类别”,通常为A、B、C三个类别。未标注的或标明不完整、不规范的都属于不合格产品。
A类: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;
B类: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标准。这类纺织产品指的是在穿着和使用时,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,如内衣、T恤、裙子、袜子等。
C类: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标准,如冬天穿的厚外套、大衣、羽绒服、厚裤子等。
3、 看清“衣服等级”
衣服的质量等级分为:优等品、一等品、二等品、合格品。等级越高衣服的质量越高,也就会越舒适。
4、 挑出适合自己的“号型”
以KingCamp为例,这款羽绒服的号型是“170/92B”,其中“B”就代表号型。
号型分别用A、B、C、Y表示,分别为:正常、偏胖、胖和偏瘦。
5、 标注“羽绒种类”
羽绒服填充物可分为四类:白鹅绒、灰鹅绒、白鸭绒、灰鸭绒,一般来说,从更大更成熟的鸟类身上采集的羽毛会更保暖,所以保暖性:白鹅绒>灰鹅绒>白鸭绒>灰鸭绒。
6、 标注“含绒量”
鸟类羽毛可分为“羽”、“绒”两类。“绒”是唯一天然的最佳及最轻的保温物质,羽绒服的含绒量指的是“绒”的含量,因此吊牌上会做填充物的含绒量比例。
按照国家规定,含绒量不得低于50%;户外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在80%以上,这样才能保障保暖效果。
7、 标注“充绒量”
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。一般来说,相同填充物的情况下,充绒量越大,保暖性越好。
8、 标注“蓬松度”
蓬松度是每一盎司(约28.34克)羽绒所占体积是多少立方英寸,蓬松度越大越能有效锁住空气,保暖性越好。户外羽绒服填充物为鹅绒的,蓬松度已经能够达到800。所以,购买羽绒服时,也要记得查看蓬松度这个指标。
4. 儿童服装执行标准图
衣服吊牌上安全标准上C类是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标准,如冬天穿的厚外套、大衣、羽绒服、厚裤子等。 根据最新的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,把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分为A类、B类、C类。同时针对不同安全级别的纺织产品,对甲醛含量、PH值、染色牢度、异味、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都做了具体的规定。
这三类纺织产品都要求无异味,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。
5. 儿童服装的执行标准有几种
衣服尺码S码:女 155cm ,男 165cm
衣服尺码M码:女 160cm,男 170cm
衣服尺码L码:女 165cm, 男 175cm
衣服尺码xl码:女 170cm, 男 180cm
衣服尺码2xl码:女 175cm,男185cm
衣服尺码3xl码:女 180cm,男190cm
常见服装有两种型号标法:一是S(小)、M(中)、L(大)、XL(加大);二是身高加胸围的形式,比如160/80A、165/85A、170/85A等。
第一种标注不规范。不管是国产服装还是进口服装,必须按中国的服装型号标准GB/T1335标注型号,英文字母只能作为辅助代码标注。
在国家标准GB/T1335中,女装上衣S号(小号)的号型是155/80A;M号(中号)为160/84A;L号(大号)为165/88A。
“号”是指服装的长短,“型”是指服装的肥瘦。如165/88A,斜线前后的数字表示人体高度和人的胸围或腰围,斜线后面的字母表示人的体形特征。
Y型指胸大腰细的体型,A型表示一般体型,B型表示微胖体型,C型表示胖体型,区别体型的方法是看胸围减去腰围的数值而定。
6. 儿童服装执行标准GB和F中Z
针织童装常用标准如下: GB/T26385-2011针织拼接服装 GB/T22849-2014针织T恤衫 FZ/T73026-2014针织裙套 FZ/T73029-2009针织裤 FZ/T73032-2009针织牛仔服装 FZ/T73020-2012针织休闲服装 FZ/T73042-2011针织围巾、披肩 FZ/T73005-2012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 FZ/T73018-2012毛针织品 FZ/T73045-2013针织儿童服装 FZ/T73028-2009针织人造革服装 QB/T1615-2006皮革服装 QB/T2822-2006毛皮服装
7. 儿童服装执行标准容易违规嘛
违法。因为穿警裤会给人造成误导,让人误以为自己是警察或者与警察有关联,这样会对社会治安造成不良影响。同时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,盗用警用标志、标志服装等行为是违法的。此外,建议人们尊重法律和警察职业的形象,不要盗用警用标志和警用装备。除了警裤,穿戴其他的警用标志、标志装备同样是违法的。任何公共的标志、交通设施等都应该尊重和遵守,以维护公共治安和社会秩序。
8. 儿童服装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2020
衣服安全类型分三类,根据《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》规定,服装安全技术类别是按照衣服中的甲醛含量分类的,有3种类别,分别为:
1、A级的标准是≤20mg/公斤,A类是婴幼儿纺织产品,即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,如尿布、高档内衣、睡衣、床上用品等;A类产品的甲醛含量必须低于20毫克/千克,pH值允许在4.0~7.5的偏酸性范围。
2、B类则是≤75mg/公斤,B类是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,即在穿着或使用时,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,如衬衣、T恤衫、裙子、裤子等;B类产品甲醛含量低于75毫克/千克,pH值与A类产品一样。
3、C类为≤300mg/公斤,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,即在穿着或使用时,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,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,如外套、窗帘、桌布等。C类产品甲醛含量要求低于300毫克/千克,pH值允许在4.0~9.0范围